- 回銮寺
- 在山西介休县城西南20公里兴地村。
在绵山脚下。
据碑记考证,原名空王灵溪寺。
唐太宗欲登绵山礼佛,至此回銮。
后信宗赐名“回銮寺”。
五代时遭乒燹,宋建隆三年(公元962年)重建,名兴国寺,金天会至大定间于故基重建。
大殿明间脊檩襻间枋下有“大无国至大无年岁次戊申二十七日王午丁未时重建”题记,明、清均有修葺。
寺内现存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、垛殿。
其主体建筑大雄宝殿,面阔五间,进深六椽,前檐斗栱为六铺作单抄双下昂,后檐斗洪为四铺作革昂。
殿内用减柱造,梁架简洁,保存元代结构手法。
院内龙槐翠柏郁郁葱葱,别具恬静之趣。
“回銮古刹”曾列为介休十景和绵山十景之首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